營地:谷關 谷雲台渡假休閒區住宿 民宿 露營
https://www.facebook.com/valleycloudstation/
臨時出發的地方
因為有幾次老公都說睡得不好,所以我就不再帶小帳,一樣帶大帳出門,但就少了天幕與客廳帳,吃完東西,桌子與廚房就用三碼的布蓋著,蝴蝶夾夾住布即可,就算真的遇到雨有布蓋住,應該還好...減少了搭天幕的麻煩
用自己DIY的""廚房""一個199的桶子可以堆疊
整個廚房的架子,我記得鋁架是450元,板子是撿來的,網子五金行買的...俗又大碗,是說也一直想買制式的廚架,但二千多,也一直下不了千手...這樣放也露了好久,就這樣子吧!!把錢省在其他的地方
夜衝的晚上很安靜,簡單下了個麵,平時把菜冰在冰箱庫存著,隨時出門不怕沒得吃!
從今年開始就慢慢沒有跟著包場團出發,減少了營位的調整與調度,反正老闆一個位置有多大就多大不必喬,也不需調整
越露要越簡單
都市的生活真的很複雜,每天工作,孩子教養還有周間活動的安排,爬山行程的規劃,也夠我這個笨腦袋兜轉的了...連露個營都還有場地的調整問題發生糾紛,實在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天地之大,若要野營,就搭哪就睡哪,不是要野營就照著老闆的規矩走...接下來就是要享受大自然與友情了
真的要越露越簡單,什麼都要簡單
■馬崙山(Banun)標高2,305m,為谷關七雄老二
關於八仙山的歷史故事
GOOGLE關鍵字:懷舊消失的八仙山森林鐵道
會有一份PDF檔資料很清楚
還有一份又更清楚了
由地景變遷探討八仙山林場的興衰史 - NCHUIR - 中興大學
nchuir.lib.nchu.edu.tw/ir/retrieve/121188/456.pdf
http://nchuir.lib.nchu.edu.tw/ir/retrieve/121188/456.pdf
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272
早期泰雅族原住民狩獵的場所之一
也是昔日新山林場之木馬道
說是五星級步道名符其實,對於登過百岳的人來說輕鬆好走
不過我們走了大約十小時
由其是下坡的時後,超級吃力,真的建議下坡一定要用登山杖!!!
孩子一開始走,就會表示很多的不耐煩
有一種說法是:要讓孩子求我,求我說要爬山,不過我覺得這麼累孩子不爬高興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求我...所以我的選擇是我想要克服,全家一起克服這種困難的感受
感謝老公的支持能支持我的教養方式
我想要努力爬山,讓孩子知道爬山的過程與享受結果,還有團隊之間默契的培養
真的 爬山很辛苦 但過程中 我們親子之間相處的模式一直在增強,也挑戰著自己的耐力
我們要克服的是:皓皓的忍耐 還有我的體力...
像不像一顆有靈性的木樹
伐木歷史遺跡外,馬崙山有著松針、落葉地毯道的特色,真的很值得來挑戰
新山遺址
燒炭窯遺址
■ 休息的地方,於2.3K左右有一個觀景台;4K、5K、6.5K 分別都有涼亭可以自行選擇休息的點;6.5K因為有涼亭,可以休息,但是於6.5K之後就有陡升大約200公尺,之後幾乎都是階梯式陡上坡路段,考驗著體力與耐力,登頂之後的下坡也是一項考驗有點難度,所以建議不要休息太久,一鼓作氣就給他登頂吧!!
最後的0.5K的路況~
■ 沒有水源,但路邊都有一些水管破掉都會噴出一些水來
■ 生態豐富上次來的時後在登山口就遇到飛鼠,這一次有點摸黑下山,又聽到山羌的叫聲,此起彼落應該不只有一隻...
■ 時間的掌控:我們平均大約20~30分走0.5K 以這樣子的速度再前進,一早大約7點40分從登山口出發,大約晚上六點左右出登山口
一邊行走一邊計算自己的腳程,老公就負責控制,但有時後太嚴格,我走到會生氣XD,太硬了
只要能把時間抓好, 休息點抓好,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我覺得真的算是有挑戰的步道,至少對親子登山而言是。因為來回來14公里就是耐力!!來回的14公里,有陡升有平緩,有巨大的石頭與松樹,有伐木歷史遺跡與故事,還有伴隨而來的山嵐一陣陣吹進森林裏,光線的投射好像經過那投射出來的光線就可以順著那個光線到天堂去!!
登山就是一個團隊不過跟一般的登山團體不同的是,登山團體的目標一致,喜好也相同,但親子登山裏,有夫妻之間的磨合,也有親子之間的折磨!!!這又是另一種耐力了,相反地若一個家庭目標是一致那樣子爬起來一定又更過癮了
也許補抓到的照片是永恒的美麗,但也只有那一瞬間,長達十小時的登山,那中間的過程,真的是五味雜陳....但結束行程之後的省思,又是如此的美妙,讓人一直無法停止這種活動!!雖說汗流浹背體力透盡但又另人甘之如飴一爬再爬,啊!啊!啊!
不過這一次又意外獲得一個好地方,好營地,可以泡溫泉,爬的很累再泡個很舒服的溫泉,然後再睡在舒服的大帳篷裏!!太享受了!!
PS。說到這兩個孩子,都下山了,也體力透盡了,都還可以抬樹,體力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