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這是我寫給孩子們的blog,編織屬於我們共同的回憶 跟著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玩樂 原來幸福也可以如此的簡單 從寶貝的眼神裏可以看見他散發出來的是,滿滿的愛 而我感受到的也是滿滿滿滿的愛,這就是幸福了
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
現在試著了解動植物,能記的,知道名字的盡量記下來 在觀音山硬漢嶺看見的 這張是皓皓拍的,我喜歡這個角度 以下資料連結,來自資料出處 曼陀羅花 作者:洪東榮 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毒物科主任) 曼陀羅在民間俗稱喇叭花,中藥別名「洋金花」。在台灣,野地上或花圃間栽種可見的曼陀羅花有二種,一名曼陀羅,一名大花曼陀羅,二者毒性類似,外觀也類似。 曼陀羅花一般有白色、紫色或淺黃色,蒴果呈圓球形,表面有肉刺,每年3~12月為花果期,全台灣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的,常生於山坡上的路邊、草地或住宅旁,中部南投地區野外水溝邊、山坡上很常見。 曼陀羅花全株有毒,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乾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民間使用曼陀羅花來治療老人咳嗽及氣喘,常摘花炒肉絲或加排骨熬湯而食,由於無法確切控制劑量,很容易因服用過量而中毒導致發狂,也有人以鮮葉搗汁外敷以治毒蛇咬傷、腫瘡及跌打損傷。 中國民間小說《七俠五義》中的迷魂藥,及《水滸傳》中的蒙汗藥均為曼陀羅。另外,《本草綱目》記載:「相傳此花釀酒飲,引人笑、令人舞。」「熱酒,調服二錢,子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即不覺苦也。」可見當時已用曼陀羅花及火麻子花(大麻)等配酒服用當小手術的麻醉藥。 因食用曼陀羅花造成的中毒在台灣相當常見,有當作青菜炒食,也有人拿果實切片煮成茶水當成青草茶飲用而中毒,有人摘含苞待放的曼陀羅花,以為是茄子,水煮後沾醬吃。 曼陀羅中毒一般在服食後15~30分鐘就會出現症狀,最慢3小時。臨床上表現屬於副交感神經抑制以及中樞神經興奮的作用,最先開始病人覺得口乾舌燥、全身躁熱潮紅、心跳加快、頭昏、頭暈,接著可能出現幻聽、幻視、意識模糊、哭笑無常、肌肉抽搐,甚至產生痙攣及昏迷等症狀,另外還有體溫升高、血壓高、散瞳怕光及小便滯留等;中毒症狀的嚴重度和劑量有關,花一朵、果實一顆、幾片葉子都可能造成中毒,外敷曼陀羅一樣會引起全身性的中毒症狀。 曼陀羅花會造成中毒主要是整株花內含有類似阿托品的各種生物鹼,食用後會瞳孔放大、全身潮紅燥熱、心跳加快甚至幻覺產生,此時應將病人趕快送醫,在有經驗的急診或毒物科的醫師監控下使用解毒劑physostigmine。(本文作者:洪東榮 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毒物科主任)
在皓翰的宇宙中飛翔
may09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